网红照片里的县城,也太假了吧

zzzp2bd4c

时间 2024年6月19日 预览 9

转载:https://new.qq.com/rain/a/20240618A05VJY00

2024-06-18 19:42·新周刊·发布于广东

寿司August是一位来自安徽淮南的摄影师,十年来长期在中国的各个县城和村落游走。为了更自由自在地生活,她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,搬进近乎毛坯的出租屋。
她不想“定”下来。她就那样飘着,也拍摄在这片土地上飘来飘去的人,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,只是一个“边缘人”。
作者/ 花瓢白
摄影/寿司August
提起老家淮南,摄影师August回忆起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。
当地的安徽理工大学有一个很有名的专业叫“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”,就是学习如何爆破房屋建筑之类的技术。后来,由于学校的原西校区计划搬迁,教学楼需要拆除,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亲手炸掉了自己母校的大楼。
她觉得这件事蛮好笑,但聊起来又有点悲伤。故乡总是以各种形式消逝,有些会像这样轰然倒塌,但更多时候是悄然无声的。
早些年,August热衷于拍摄新奇的人文景观,故乡一度被她抛在身后。直到偶然一次回家,她才发现自己对故乡的了解仅限于上学时的两点一线。站在熟悉的土地上,耳边是熟悉的乡音,自己却像一个异乡人。
她甚至不知道淮河离自己居住的区域只有几公里,年少时一直以为它很遥远。
她想从零开始认识这个地方,并用镜头记录它,便着手拍摄了一组名为《故土上的异乡人》的作品。她先在地图上标记了一些点,然后几乎连自行车也不骑,就沿着淮河漫步,耐心等待一辆车经过、一群鸟飞过。
独自骑车到淮河大桥下的人。穿越土地的巨大基础设施和县域之下的村庄乡镇,像魔幻的结合体。
淮河边上的人与神。
拆迁中的房屋,留守的人。
在拍摄过程中,August沿着许多过去不曾留意的城乡接合部行走,看到了工厂和铁路,还发现淮上渡口上有一条过江汽渡(汽车轮渡,没有桥梁时,渡轮将两岸的汽车和行人运到对岸),每天在两岸不停往返,从不停歇,行人过河只需要1块钱。
岸边停了很多民用的船。一位老奶奶告诉August,很早以前她在淮南某个岛上有自己的屋子,但因为洪水等原因,岛没了,她的家也没了,所以只能一直住在船上。多年下来,老奶奶和家人住习惯了,也不想再上岸了。他们会捕鱼,也会在岸边的农田上耕种。
在淮河上漂泊和生活的渔民,在河港交织的土地上,过着一种潮湿而缓慢的“游牧生活”。
行走中,August重新理解了家乡。淮南是一座曾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城市,但数年前煤炭资源就走向枯竭,很多地方被发现有塌陷区。
一座声势浩大的主题公园,十年前就在建过山车和摩天轮,但一直没有开张,最近听说已经在拆了。公园旁边还有一栋在建的楼,本来用作员工宿舍,后来也彻底荒废。
废弃多年的主题公园。
在August的童年时代,故乡每年还会举办盛大的“豆腐节”,请当红明星来开演唱会——因为淮南被认为是豆腐的发源地。后来,这种场景消失殆尽。
但当地人就这样与这片变化中的土地共存着。一些矿坑是往日开采煤矿时留下的,由于矿物质的存在,湖水呈现出一种鲜艳的蓝绿色,如今竟然变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。尽管告示牌上明确写着“禁止游泳”,但仍有很多人推倒铁丝网和围栏,跃入湖中。
天目湖是淮南颇有名气的矿坑,来游泳的人络绎不绝。
故乡是永远也拍不腻的母题。但故土上的异乡人,又怎么会仅限于淮南呢?慢慢地,August把拍摄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。
今年3月,August终于去了期盼已久的三峡,还乘坐少有游客的“小红船”经过了沿途的县城。船开得很慢,从奉节到巫山就要四个小时,每到一个码头都会停靠,船上的乘客就像徜徉在电影《长江图》里。
小红船上看到的三峡。
每一个码头上面都是一个县城或村落。
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